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為何發過菩提心者承受的惡報較輕較短?


提問:
《菩提心的修習次第》第一章節<菩提心是大乘法種>提到:「發過菩提心的眾生,即使時久遺忘而誤入歧途,造作種種罪業,墮惡道中,也會比其他受罪者好得多。第一、他所感受的痛楚,較為輕微;第二、他的受報時間較短,易於出離苦道。」請解釋其中的緣由。

簡答:
眾生無始劫來輪迴生死,隨生生世世的所作業,種下不少善惡種子。在未成佛道之前,善惡業種免不了會遇緣而開花結果;哪怕是已成佛,偶爾也會有業報現前的時候,這才有「佛受九罪報」之種種事蹟。

發過菩提心者,或一些曾修過某些善法之人,其良善之業種一般多於染污業種。雖說於某世煩惱增勝,滋養了惡種子,以致墮落惡道受苦。但由於其善業種偏多,故在其受罪報的質量和時間上,說其較輕與較短。

姑且不談肉眼看不到的地獄、餓鬼等惡道,就是今生因某些逆境和惡緣而誤入歧途或遭受不幸,然其過去所建立和留下的善業和良知,多少能讓其早日迷途知返或至少不再增加自身心的痛苦。

舉例來說,一個曾積極、主動、熱心幫助他人之人,後因環境和身週遭惡友的影響,造下種種非法勾當,最後還身陷囹圄,這猶如從善趣而墮入惡道一般。

但此人由於過去曾熱心助人,故其良善本質猶在;一經反思,痛定思痛,積極改過遷善。如此一來,輕罪獲釋,重罪得以減刑,即使是死罪也能以坦然無懼的悔過心面對之。這一「承受的苦痛較輕」或「受報時間較短」,絕非一般未曾積極行善之人所能經驗的。

不過話說回來,即已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菩提心,就應時時刻刻謹記「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之本願而修學,這樣或許可以免掉了「時久遺忘而誤入歧途」之顧慮了。


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