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學佛三要>中所到:「三、無所得是般若慧,不住一切相的真(勝義)空見。孕育於悲願中而成長的空慧,不是沈空滯寂,是善巧的大方便。」其中「孕育於悲願中而成長的空慧,不是沈空滯寂,是善巧的大方便。」如何解說?
簡答:
《佛法概論》談菩薩的整體修學歷程與內容,提到:「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
「出發於三心」意味,不論那一方面的修學,或許略有偏重但決不離三心——菩提願、大悲心、空性慧。
如此一來,修學者縱使是偏重於「空性慧」著手起修,但由於從不忘「大悲心」與「菩提願」,方說其「空性慧」是在「悲」與「願」的長期薰修下孕育而成。
在不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悲願」中培育出來的「智慧」,絕不會是冷漠無情而沈空滯寂的。反而會用心傾聽眾生的內外在需求,並善巧的發揮緣起性空的智慧,順眾生能力(根性)之所及與理解力,淳淳善誘地將其引向菩提大道。
佛陀奔走於恆河兩岸弘法利生,即展現這樣的「空性慧」,當中運用了不少「善巧的大方便」。因此,每當我們重溫佛與眾生互動的故事時,不難發現當中沒有絲毫的冷漠空寂,只有不斷令我們感動與讚嘆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