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菩提心的修習次第》最後一章節<菩提心的次第進修>提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參,他的開場白都是”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知其”已發”的標準是甚麼?
簡答:
說到「發菩提心」,大體有「發世俗菩提心」及「發勝義菩提心」的二類。從凡入聖的菩薩,由於未證實相,故所發的心屬於「世俗菩提心」。若是如文中所提「體證一切法不生不滅」同時又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一已入聖位的發心,稱為「勝義菩提心」。
導師該章節以「次第進修」來總結「菩提心」的修學,而且以《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來說明其進修次第。就前後文的一貫性來看,大可理解為善財童子「已發“世俗”菩提心」,再由各方各界的善知識引導其修行。
如此「信願」配合廣大的六度「悲行」,一直修到福慧資糧具足,徹見諸法實相——不生不滅(空性),體證無生法忍。此時,菩薩檢視自己的修道旅程,望前是證悟(轉凡成聖);望後深知佛道未成,因而重新再發(勝義)菩提心,向究竟圓滿的佛果邁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