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菩提心與菩薩戒

提問:
受菩薩戒前必須先發菩提心嗎?菩薩戒和菩提心的關係是什麼?

簡答:
吉姆‧羅恩(Jim Rohn)曾說:「動機讓你展開行動,習慣讓你持續前進。(Motivation is what gets you started. Habit is what keeps you going.)」由此可見,任何目標的達成,少不了「動機」與「行動」;而「行動」的持續,就好比不斷地修行養成善習,會讓我們逐漸貼近目標。

菩薩道的修學,以「發菩提心」、「學菩薩戒」,最後「圓成佛道」為進程。此中,「發菩提心」猶如「動機」,而「學菩薩戒」猶如「行動」。兼具二者,方能成就「菩提果」。

「發菩提心」為「動機」,這意味修學者要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發心。「上求佛道」為的是「覺而不迷」,期許自己能以明覺之心透徹世間真相。「下化眾生」為的是「悲憫眾生」,期許自己能以慈悲之心同理有情之苦。「明覺」與「慈悲」是覺悟者(諸佛)所流露的,若欲達成與諸佛共同的智慧與情懷,就必須在邁步修學的起點上「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心」。

談到「行動」,本文以「學菩薩戒」取代「受菩薩戒」,理由如下:
(一)「受菩薩戒」容易被理解為,只要「受」(那麼一次的儀式)就等於「菩薩行」的全體。殊不知「受菩薩戒」向來的意義是「受持菩薩戒」,也就是經過一次的「受戒」儀式之後,還須長時間的「持學」。長時間的「持學」實是「行動」的持續,以讓菩薩的風範與精神,漸漸地融入學習者的身心。

(二)佛法國際化的當代趨勢,世界各個角落免不了有讚歎並景仰菩薩道者,但卻一生都沒有參與菩薩戒會、受菩薩戒的因緣。難道這些人就無法行菩薩道,成就菩提果了嗎?其實不然!凡從任何經論中爬梳出來的行持,皆是學菩薩道者所應效仿學習的。換言之,不論受不受戒,一旦發現菩薩那一份為眾生的身口意善業,都是值得學菩薩道者依持修學的。


發菩提心,是讓自己的修學方向更為清楚,並有個明確的起始點;學菩薩戒,是讓自己得以從一條條的戒法(實是菩薩的德行)中有個修學準繩作為參考與依循。雖然二者對修學者而言有其必要性,但不能落入儀式上、教條式乃至傳統習俗的苛求,理應把握其精神而因時、因地、因人適當地調整、宏傳與修學。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