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210529 共讀成長

閱讀範圍:

第一章.<你是否越長大越不快樂?>


聆聽音頻


摘要反思:

第一節:你為什麼會快樂?

  • 不快樂的原因:
    1. 感慨和追憶(忘記了『得到必定會有失去』)
    2. 抱怨『現在』、迷茫『未來』
  • 糾正問法:為什麼我們會快樂?
    1. 進化後的大腦~腦前額葉外皮(能『創造模擬經驗』)
      • 1)情境演練~書寫自己要表達的事物。
      • 2)工作編排~將事物按輕重緩急,依序處理。
      • 3)自我控制~該做不該做、該說不該說、取捨。
    2. 透過『經驗模擬』~做出的任何『決策』,盡可能確保能預測自己的『幸福感』。
    3. 唯,不能準確預估的是:一、快樂或痛苦的持續時間;二、幸福感的強烈程度?【在『低估』和『高估』自己的快樂或痛苦方面,後者比較普遍,尤其『高估了痛苦的影響力和不幸福感』】
    4. 總是滯留在『這困境或挫折讓我不快樂、不幸』的心理包袱,這才讓自己一直快樂不起來。【影響力不大/沒有想像中嚴重的『事物』,都被自己放大了,何苦自己為難自己?】
    5. 意識到:『我們高估了痛苦的影響力和不幸福感』,才不會在『心理怪圈』裡,無法自拔!【方法:找些『有意義』的事來『忙』~轉移,閒下來時也不要又『胡思亂想』】


第二節: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快樂?

  • 細心觀察 生活的真實現象:表面快樂的人,其實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鬱鬱寡歡的人,也未必真的是不快樂。【所見的外相,不一定是當事人的真實寫照。】
  • 兩種快樂:(一)發自內心、天然的快樂;(二)自我創造的人工快樂。
  1. (不要)患上『快樂遺失症』
    • 在無法得到『天然的快樂』時,要學會製造『人工快樂』。
    • 不要低估『人工快樂』!現代人多數不快樂,是否因為失去了『製造人工快樂』的能力?
    • 別忘了『及時』給自己『製造快樂』,以免患上『快樂遺失症』!


魯芳《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在『微信讀書』上預先閱讀


(待續)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