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範圍:
第六章:應激障礙——誰能從容面對.<人生逆境>
引言:
世間一切法,都有正負兩面性,『人生逆境』也不例外。『逆境』雖然帶來困擾和痛苦,但也有不少人在『逆境』中獲得寶貴的成長歷練。
人生中,我們不可能讓『順境』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應當在平常生活中建立正確的認知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自我價值觀,佛教稱之為『正見』。
正見善惡、正見因果、正見(眾生與世間的)業報乃至正見緣起性空,都能成為我們看待和應對『逆境』的強有力法藥。本篇以極生活化的方法與例子,引導我們理性面對『人生逆境』。
第1段:人生的浮沈真相
- 強者是從風暴中走出來的。
-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從農民洗甘薯中的領悟。(松下幸之助Kōnosuke Matsushita是Panasonic品牌創辦人。)
第2段:松下幸之助的成長背景
第3段:逆境人生如何才能造就精彩未來?
第4段:逆境的兩面
- 帶來困擾和痛苦⋯⋯
- 贈予寶貴的成長歷練⋯⋯
第5~8段:逆境所餽贈的寶貴歷練
- 帶給人類時間優勢:讓人深深懂得時間的價值與意義。
- 讓人類更清醒和客觀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到客觀和冷靜地分析一切事物。
- 讓人具備難有的意志力:意志力讓人變得更堅強、有耐力、韌性和悟性。
- 讓人迅速具備生活中必備的素質組合:適應性、創造性等等,以從容應對今後的風雨。
第9段:在逆境中做好心理調適的六項建議
-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 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 提高心理承受力,辯證認識挫折
- 重新樹立目標
- 在逆境中尋求心理補償
- 超越逆境
第10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 困境和挫折是不恆久的。
- 只要自己『肯』,沒有擺脫不了的困境。
- 用發展眼光看待逆境。
第11~12段: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 從挫折和失敗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推卸責任。
- 認識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並與之共存。(如: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取向、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內心深處的不平衡感等。)
- 留意『環境』引起的心理變化,如:自信心不足、相互猜忌、缺乏信任和溝通等⋯⋯(這些都會產生和增加挫折感)。
- 自身的因素,如:生理上的缺陷、自身能力的不足、目標選取的不適當、性格上的急躁等。
- 大膽解剖自己,客觀而理智地分析環境因素,才能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待續)
魯芳《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在『微信讀書』上預先閱讀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