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範圍:
第六章:應激障礙——誰能從容面對.<人生逆境>(續)
引言:
『逆境』讓我們學會什麼?
~》生命與時間的可貴?
~》是否能夠更清醒和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有沒有意識到『意志力』的重要?
~》能不能發揮創造力迅速地適應環境中的各項考驗?
許多老調重彈的『心靈雞湯』,如:從『樹立正確的三觀』到『積極自我調整與提升』,是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去重複練習才能見成效的。專家學者各種調適心理的建議,我們打算從哪一項好好的做起來呢?
第9段:在逆境中做好心理調適的六項建議
-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 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 提高心理承受力,辯證認識挫折(續)
- 重新樹立目標
- 在逆境中尋求心理補償
- 超越逆境
第13~14段:提高心理承受力,辯證認識挫折
- 身處順境時就應該做好應對困境的心理準備:
- 人生意義:對苦難的超越和對艱難險阻的勇敢挑戰。
- 人生真相:有低谷期,也有高潮期。
- 思考:為什麼有的人在逆境中就能夠做到不為所動,依舊堅持理想不放棄?而有的人卻一遭遇困境就感到手足無措,甚至一蹶不振了呢?(心態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挫折的嚴重程度)
第15段:重新樹立目標
- 目標過高,挫折成為必然;恰當的目標,會幫人建立自信。
- 身處逆境,與其抱怨,不如考慮下一個目標。
- 試著分解,制定小目標,然後再沿著這些小目標一步步向上攀登。
第16~21段:在逆境中尋求心理補償
- 『心理補償』是指,當人在某方面遭遇挫敗,心理產生缺陷和失去平衡時,另外一個方面的情感安慰會令其暫時忘掉這種失衡的感覺,起到補償的作用。
- 處於逆境中的人們可以從以下五點進行心理補償:
- 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而通往目標的途徑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種道路行不通,還有另外一條道路,要懂得變通。
- 善於發現問題背後的有利因素,從中找到能夠幫助自己成長和成熟的經驗。
- 善於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多找一些勵志故事或勵志名言,從中吸取正能量,暗示自己。
- 避免消极的自我安慰,若不是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誤解『挫折』也缺乏『自我負責』,就永遠找不到走出逆境的口。
- 擴展社交面,增加社會援助:可傾訴的知己、有經驗的朋友或長輩⋯⋯尋求他們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不但能轉移注意力,而且能緩解了心中的壓力。
第22~24段:超越逆境
- 現實生活中,很多逆境是由環境造成的,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如果接受了這種逆境,就永遠也沒有辦法走出去了。
- 改變自己的選擇,能夠比較出『此處的逆境』與『別處的逆境』之間的區別在哪裡,『現在的逆境』與『過去的逆境』相比有哪些優劣,從中去完善自己。
- 你可以選擇在逆境中毀滅,也可以選擇在逆境中獲得新生,超越逆境,超越人生。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