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範圍:
第七章:特別關注——特殊人群心理調適.<青春期>(續)
引言:
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特別容易顯現出逆反的思緒,除了因為『心理上的成熟滯後於生理上的成熟』以外,再來就是外在的各種影響,當中包括:家庭、學校、同齡群體和網路媒介等等的負面影響。
家長、老師或看護者可以做哪方面的努力來給予孩子們正面的引導呢?且來聽一聽作者和諸位閱讀人怎麼說?
第12段:家庭環境的影響
- 如果家庭環境中存在不良因素,必然會影響到孩子。
- 例如:粗暴的教育方式、總是用命令口吻、無休止的嘮叨⋯⋯
- 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如:一個溫馨的、幸福的、充滿笑聲的家庭會給孩子的心理注入陽光,有助於其心理健康的培養。
第13段:學校環境的影響
- 除了家庭,孩子平時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了,學校的教育環境和方式不當,都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 例如:過分注重分數、太過挑剔缺點、填鴨式教學(忽略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第14段:同齡群體中的不良影響
- 孩子在接觸同齡人或相近群體時,很容易出現相互認同、相互感染和轉化的現象,導致叛逆心理的出現。
- 例如:愛出風頭、唱反調、突出個性等不良風氣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孩子。
- 解決方案:引導孩子用正確的眼光去分辨不同性質的言行所產生的社會意義,使其學會自我審視和自我調整。
第15段:網路和媒體的影響
- 電視和網絡等大眾傳媒總是注重新奇和迎合大眾的口味,所以很多內容都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 可見,一個剔除了雜質的、乾淨的文化環境有助於青春期孩子的文化教育。
第16~19段:法國小男孩打破古董花瓶及媽媽的循循善誘
第20段:教育方式與人格的形成
- 教育方式和孩子的人格形成之間有著十分特殊的密切聯繫。
- 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不妨先自己做出榜樣來,給孩子做一個正面的榜樣出來。
第21~27段:對待青春期孩子的七項建議
- 試著用無知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世界。
-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個性。
- 改善與孩子的關係。
- 尊重少數群體的觀念和文化。
- 用成長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 巧妙引導孩子面對「早戀」問題。
- 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是理解。
魯芳《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在『微信讀書』上預先閱讀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