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持咒功德

有學友問
我在網上看到:受持六字大明咒的無量功德,即使是諸佛亦無法盡訴,其中的一些功益如:「(一)受持者的身體疾病及障礙將會被淨除。所造的語業被淨化,種下妙音的種子。所有意念之無明、愚癡將被淨除,得到佛菩薩智慧的加持。(二)受持者若精進的修持,可將凡夫之身口意轉化成佛菩薩之金剛身口意,甚至可將肉身修練出舍利子。(三)受持者甚至只念誦一遍六字大明咒,亦可獲得無量智慧,終將升起慈悲心且圓滿六度波羅密。此外,他將生為轉輪聖王,達到不會退轉的菩薩境界以至開悟。(四)凡有人或非人《見、聞、覺、受》(看見、聽到、憶念、觸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種下成佛菩薩的因。」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念經,真的能有這些功效嗎?我該怎麼理解?

煩中凡答
對於修持之功德,不鼓勵從神秘力量的角度去看待,而是從很平實的因果去接受。

疾病或障礙都是由先前的種種惡業招感,也無非是身口意惡業的造作所感得的現世惡果報。若要改善或斷除,當然也得從身口意三業下手。誦經持咒的當下,身不殺、不偷、不婬;語業也清淨地只有經咒的流出。如果連難以控制的內心(意業)也能訓練得很專一,自然就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

舉可淺顯的譬喻,你為了達成一個學位或學習目標,請問你從何下手?最實際的,就是身口意。一、改變以往懶散的身體行為;二、不多說無謂的閒話(讓自己更有時間學習);三、專心一致於目標上。諸如此類,在「因地上」的改變,才能讓你接近理想中的成果。

世間事物的改變,是如此從身口意下手;出世間的佛菩薩功德,也無非要從身口意修起。至於你文中所述之功德,從現實面來看待,可以如下:

(一)有些人卻實在經咒上努力了,有者病能好轉,有些不能。這當中的差別,主要還要看他自己有沒有痊癒的福報。過去惡業太重,今生福報不夠,只能「重業輕受」但不能「免受」。

(二)至於轉化為「佛菩薩的金剛身口意」,同樣也無需視作神秘之事。「金剛」有喻作「般若智慧」之說,所以可理解為:透過修持而給自己換來如佛菩薩的般若,以智慧引導自己的身口意正行。

(三)「只念一遍就獲得無量智慧」,並不是沒有,但這一類修行者確實是少之又少。他之所以有此能力,是因為過去生中不間斷的精進修行,累積了無量無數的福慧資糧,才能「一遍成就」。

(四)「種下成佛的因」,這是比較平實的說法。我們只要常存善念,常修善法,自然能散發慈悲智慧的氣息,感染著身周遭所有「有形」、「無形」的眾生。相反地,如果常常造作惡業,也必然會觸惱「有形」、「無形」的有情,所以才有一句形容詞說「人神共憤」啊!

末了,我不否定「六字大明咒」之功效,然念經、持咒只能說是改變不圓滿現況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佛法中還有靜坐、抄經等等的修持。不論你用甚麼方法,只要能將身口訓練得清淨,意念調伏得很專注,一切好事都會隨之而至。

因此,不鼓勵沉迷於種種殊勝功德,反而是老老實實從修持上去著手。當然,也切莫隨隨便便、敷敷衍衍就想獲得善果善報,天底下是沒有不勞而獲之事的!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