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大慈悲力VS大智慧力

提問:
〈降魔的方法〉文中說:「一般人就是因為沒有慈悲的力量,所以不可貪的而貪,不可瞋的而瞋,不可愛的要愛,這才流轉生死,不能跳出魔的羅網。佛具有大慈悲力,對於這一切,都有深切的認識,所以能夠很容易的做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請示大慈悲力的內涵是什麼?為什麼可以讓人不貪不瞋不愛?為什麼不是靠智慧力?

簡答:
1. 世間一般所見,人有偏感性與偏理性的兩大類,在佛法中稱為「信行人」和「法行人」。兩類人中,又以前者居多。

2. 「精進力」是不論哪一類人,都必需下功夫的。約偏重門談悲智,「信行人」從「大慈悲力」著手起修,「法行人」則向「大智慧力」入門。

3. 個人淺見,導師開示此題的「時.地.人」因緣,或許順應時代背景之所需,又或許以「信行人」為主流聽眾,才會特別強調「大慈悲力」和「大精進力」。

4. 以正確的觀念(正見)和適當的方法(正行)起修,不論入於「悲門」或「智門」,最後都必然是「悲中有智.智中有悲」—— 悲智雙運 —— 情感與理智達到平衡的去看待世間錯綜複雜的人事物。

5. 約眾生的三病——貪瞋癡來說,「貪瞋」是一體兩面的感性反應,而「癡」則偏向於缺乏理性的應對。當然,「貪瞋」由「癡」而引發,「癡」也必然構成「貪瞋」。約偏重說時,「大慈悲力」能治「貪瞋」,「大智慧力」能除「愚癡」。

6. 因順境誘惑而起貪,或因逆境折騰而起瞋,皆是對自他不慈悲的表現。信行人可以透過慈悲喜捨觀、觀佛的慈悲等法門來培養「大慈悲力」。對自他的慈悲力一旦生起,自然能「對誘惑不貪」、「對折騰不瞋」—— 一心以自他和樂淨為旨或以佛陀的身言二教為依。制伏貪瞋,自然也降伏了愚癡,這是信行人常用的方法。

7. 對法行人而言,則會從法隨念、如理思惟等法門起修,一旦破除愚昧,貪瞋也自然不再作祟。

8. 溫馨提醒:「信行人」或「法行人」,皆是待人處事的性情偏重說。眾生從無始劫的輪迴以來,已經積累了各式各樣數不清的性情。換句話說,看似理性的人,有時也會流露感性的一面;看似感性的人,同樣也會具備其理性的一面。用法門來應對和處理自身的問題之時,還要回到當時的自身自心去反思:「此時的我,是應該用“大慈悲力”還是“大智慧力”才能有效跳出當前的惡性循環呢?」
共勉之。

Satyr Marsyas, Metropolitan Museu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