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切莫誤解佛教>談「人生是苦」的部分提到:「常樂我淨的境地,即是絕對的理想界。」是否真實存在?這和緣起性空是否有矛盾?
簡答:
思考這一問題前,需了解「相對」與「絕對」這兩個語詞。
相對:用來說明世間的一切,如說善惡、好壞、是非、對錯。凡隨順世間緣起,約定俗成而用語言文字去表達和思考的一切。例如:從無常的現象,我們相對的希望恆常;將不淨之處打掃了,相對的說為清淨,依此類推⋯⋯。
絕對:凡超越世間相對的一切,直探諸法的本質或真實,但卻無法以語言文字去表達和思考——佛教稱之為: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其他經綸中更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說等等。
世間相對的一切,由緣而生,由緣而滅,一般語言與思考能力正常的人,是不難覺察、思索與訴說的。然而對於世間「緣起」的一切,經由不斷地觀察與覺照,從而體證「緣起的空寂性」——空性,此類的體證無法再用語言文字去表達,但又不能說其不存在——佛經常喻說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文中「常樂我淨的境地」指的就是「涅槃」——貪瞋癡永滅的境地。對修學佛法者來說,那是「絕對的理想界」——是修行者共同期待能徹底消除自己的貪瞋癡煩惱後體證的境地。為什麼?
當我們內心充滿「貪瞋癡——三毒」時,由於不見「緣起的空寂性」,被緣起——短暫不實的種種現象所迷惑(癡),如「聚」時而「貪」、「散」時而「瞋」或「樂」時而「貪」、「苦」時而「瞋」等等浮沈流轉於世間。
反之,若能修證到貪瞋癡永滅的境地——涅槃,體證那「絕對的理想界」。「得」時「不貪」、「失」時「不瞋」或「有」時「不貪」、「無」時「不瞋」,一切的一切都以「平常心」(無癡)看待,不受任何順逆起落而牽纏。
如此的「絕對理想界」,是超越世間且是筆墨言詞所不能敘述的。但若完全不說,學習者不見目標而無所適從。這才把「無癡」(明——無明已破)的體驗:
1、因不會再退墮,姑且稱之為「常」。
2、不再為世間的一切而起伏流轉,姑且稱之為「樂」。
3、心不為外境所轉,而能處處隨遇而安,姑且稱之為「我」。
4、內心遠離「貪瞋」,姑且稱之為「淨」。
這樣的體證——若視為有實體的真實存在,並不恰當,因為世間沒有真實不變的事物;若完全否定,又會落入徹底否定的消極空無面。再者,若忽略了「相對」與「絕對」的不同面向來述說或思考,必然會認為與「緣起論」相互矛盾衝突。
換言之,從「世俗(世間)」談一切法時,可論及諸法的「相對面」;但若是方便的以語言文字去描繪「出世間(涅槃)」的究竟圓滿境地時,本來是「不可說」的,但卻使用了「常樂我淨」的語詞來說明,當知這是站在「絕對性」而善巧方便的敘述之。
末了,可參考之前有關「轉依與四德」的回應:
http://shidaoyi.blogspot.my/search/label/常樂我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