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学佛之根本意趣》提到:「佛法說:『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都是啟示學佛者應從自己淨化起,進而再擴大到國土和其他眾生。」如何解釋這裡的“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
簡答:
『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或『心淨•眾生淨•國土淨』,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其大略的定義如下:
淨:和合、清淨、安樂的互動關係。
眾生淨:人與人之間的和合相處,可從親子、夫妻、兄弟姐妹、情侶、親友之間開展至社團的所有成員的種種關係。
國土淨:家、社區、縣市(州)、國家乃至整個地球,皆是由小到大的國土。和樂溫馨的家園,猶如小單位的清淨國土;相對而言,能讓人安居樂業的國家,即是大規模的清淨國土。
一般人只想到要關係間的和樂(淨),或常常高喊著「世界和平」的口號,而忘了和樂淨的開展是始於自身心的。
若能調伏自心的劣根性,必能開展和樂的互動氛圍,即『心淨眾生淨』。靜心思索:處處無法與人和樂融融,何嘗不是自心的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或不正見的作祟。
清淨的內心不但能攝受他人,更有穩定人心的力量,即『心淨國土淨』。不妨觀察:古今中外的大師(包括其他宗教),凡其所親臨之處或語言文字(書籍)所流傳之處,都能小而攝持家庭社區,大而影響國家或全球。
由此可知,若要人與人之間和樂相處或大範圍的清淨平等,一切都必須從「自心」的清淨做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乃學佛人不可忽視的修學綱領。
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