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若沒有受菩薩戒,是否等同未發菩提心?


<信心及其修學>文中提到:「如大乘的信願勃發,應受菩薩戒,這就是願菩提心,為法身種子。菩提心,是菩薩的唯一根本大戒。受戒就是立願;依戒修學,就能漸次進修,達到大乘正信的成就。」

提問:
請再詳細演譯此段的意思。因為似乎不是人人具足受菩薩戒的因緣條件,若沒有受菩薩戒,是否等同未發菩提心?

簡答:
受戒儀式猶如註冊入學或就職宣誓一般,旨在提醒修學者慎重其事及認真看待自己的修學。然而這也是流傳中的佛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演變出來的形式。

換言之,在佛陀時代,修學者不論發心護持佛法、成為學佛人、修解脫道或菩薩道,皆是發自內心對三寶的感動,自然且自發地向三寶學習,根本沒有經過任何儀式。

若有「儀式」,也必然沒有一定的程序(絕不會是我們現在所見的儀軌或範本),僅是以當時的語言而向佛或佛弟子說:「我願意如您的所行而修學」。也即是說在佛或佛弟子前「立願」並開始「修學」,這就是當時的修學「常軌」、「正軌」了。

後來的佛教出現了種種「儀軌」,如此以固定的程序和形式來流傳佛法,或許有以下的好處:
(一)廣泛並長久的傳遞佛法、
(二)鞭策心性散亂的修學者、
(三)有助生長於多元化社會者作出有益身心與大眾的選擇。

至於「弊端」,當然也不少,如:
(一)以為只有經過固定的儀式才算學佛、受戒或修道、
(二)在儀式的繁簡上相互比較而忘卻儀式背後的實際意義、
(三)導致不同文化背景者、「承諾恐懼(commitment phobia)」或其他心理疾患者失卻學習佛法的機會。

在條件允許的學佛環境下,則可如文中所說「大乘的信願勃發,應受菩薩戒」;倘若不然,則應掌握受菩薩戒的精神所在——願菩提心——以「願行菩薩道度一切眾生」作為法身種子。

換言之,自身的修學除了精進地斷惡修善而外,應更進一步念念不忘發心成就一切眾生,這就已然在修學的過程中建立了菩薩道的正願。如此的正願,必然引發菩薩的正行(慈悲行)。

有些人今生雖不曾參與隆重莊嚴的菩薩戒會,但卻在日常修持中念念不忘隨份隨力的成就眾生,能說此人不具足菩薩的正願與正行嗎?對於有機緣參與菩薩戒會的人,除了一味標榜或得意自己曾經在哪個寺院、哪位大師座下受菩薩戒以外,實應當反思自從受戒以來有沒有把菩提願、慈悲行給丟失了?

末了,更值得所有學佛人反省的是: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偉大的人物,他們不是學佛人、沒有皈依,更別說參加菩薩戒會、受菩薩戒,但卻能為了眾生而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們的言行難道不是菩提心、菩薩行嗎?



慎思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