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慈悲的根源>說到:「再從緣起性的平等性來說⋯⋯大乘法說:眾生與佛平等,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都從這法性平等的現觀中得來。在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同體大悲』」。 請問為何說:「當然發生『同體大悲』 」
簡答:
在<慈悲是契當「事」、「理」所流露的>的回應中,提到:
約緣起的深層面——「緣起空寂性」說,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別。這意味從「緣起性」看到了「眾生平等」,因而對有情生起深徹的慈悲心(平等心)——對善人不特別地恭迎,對惡人也不特別地排拒,只知「一切眾生皆有覺悟、蛻變的一天」。如此,方能漸漸地領會佛法所說的「無緣大慈 • 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 • 同體大悲」的「自然流露(當然發生)」,是因為從緣起的深層面——「緣起空寂性」,深刻體會到眾生平等無二無別——「同體」。深入體會之,不僅眾生間平等無二——皆是五蘊和合而成;而且也與聖者無二無別。凡夫與聖者的差別僅在於:前者是無明愛染未轉化,故經中有時以「五取蘊」別之。
「無緣大慈」,是無條件的、無為而展現的大慈悲。凡夫展現慈愛,一般上要視因緣親疏、恩德大小。凡俱親友關係、有恩有德的,必能以慈愛待之,這些都是屬於「有條件」的慈愛。大聖者因深知眾生的平等性,即便是對其傷害極深的世仇,都能無條件地慈心待之。
基於「緣起性的平等性」的深刻體會,文中才說:「在這平等一如的心境中,當然發生『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這一從平等心而展現的慈悲,是「智中有悲、悲中有智」的展現。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