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學佛三要》第八章<自利與利他>文中提到:「釋尊在經中說:『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其不同之處為何?
簡答:
約教乘分別論佛法的學說,有一種說法是: 二乘人注重從「我空觀」破我執,而菩薩乘側重以「法空觀」破法執。
說到「執著」,向來有「我執」與「法執」的二大類。一般來說,當「我執」未除之前,必然有「法執」。也可說,若還有「法執」,那「我執」必然還未破除。
導師文中所說,乃是站在某一學說,將「我執」與「法執」別開來談。將這兩類執著分開來說時,其觀破執著的方法,自然就別有「我空觀」與「法空觀」之不同。
約文字來論說,「我空觀」從「諸法無我」著手,常見於《阿含》及《尼柯耶》中;「法空觀」從「萬法皆空」起修,常見於《般若系》的經典當中。
按這一學說來看:行菩薩道以至成佛的釋迦太子,之所以有別於一般的阿羅漢們,其關鍵不僅在於悲願,而且還在於修觀上的不同。
「正觀空性者」,能見諸法緣生緣滅,當然這也是「正觀無我者」所能覺知的。直從「破我」下手,易於傾向厭離,這才有以上「我空觀」和「法空觀」別說的主張。只不過,錯解「空性」,何嘗不會掉人「惡取空」而厭離世間呢?慎之!
案:將「觀空」與「觀無常無我」別開來談的主張,不全然被全體學佛人所接納,因為修證上的體驗可說見仁見智。無法接納此說者,只需將其視為「有此一說」即可,就像古德在整理部派佛教的各家說法時一樣,客觀地紀錄而不落主觀地排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