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繫縛我們的煩惱,必須用智慧去勘破他,而不能專憑定力。佛法重智慧而不重禪定,理由就在此。」如何理解「不重禪定」?
簡答:
最基本,「不重禪定」不應錯解為「不需禪定」。
以「修道次第」來說,從修學到體證,一般以「聞慧、思慧、修慧、現證慧」來漸次說明。此中,「修慧」成就時,必然是定心相應的。(請反覆閱讀《學佛三要》第九章<慧學概說>談<五、慧之進修>的部分。)
以「三增上學」來說,依戒得定,依定發慧。清淨的戒行使一個人的德行沒有偏離正軌,心安理得而有助於引發安定的心;定心又進而能讓我們清楚覺察身心及周遭的一切,因此而能正觀一切生起智慧。
「安定平靜的心」,能讓自己具備「更細膩入微的觀察」,由此可見「依定發慧」是必要的。至於「定」的培育方法,放眼當今佛教界的眾多活動,從禪堂到念佛堂,修學者可以按自己的修學需求而學習之。
若問修學者需要「多強的定力」?有主張深定、未到地定或剎那定等等,這是因人而異、眾說紛紜且見仁見智的。不過可以如此拿捏:禪定的修學,以對治散亂為目的——散亂讓我們無法把自己和身周遭的一切看清楚。而散亂一般與「五蓋」——「貪、瞋、昏沈、掉悔、疑」有關。
換言之,只要以上任何一種「蓋」(障礙)於心中生起或滯留於心中,心就無法安定與平靜,自然也就無法將事理透視清楚,更談不上長智慧斷煩惱了。若要生起智慧看待自身心或身周遭的一切,必然先要降伏「五蓋」。
舉例而言,若修學者知道自己向來的問題在於「懷疑」,不論念佛或靜坐,其集中精神於修行所緣(佛名號或看呼吸),目的無不在於安撫自己的「疑心」。能專注於修行所緣上,疑心才能不起,也才能有安定的心觀察諸法。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考驗敲上心門時,問一問自己輕不輕易為自己的「五蓋」所左右?若會,理應好好地給自己選個修行法門,每日持續修學,讓定心漸次地取代亂心,最後更希望能「依定發慧」走出煩惱與困惑。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