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四禪四空處慈等四無量)文中說:「二禪,連細分別也沒有了,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到此境界,雖有自性分別,不再有概念分別,所以也就不會引發語言了(語言是內心尋伺的聲音化)。」應作何解?
簡答:
首先大略掌握文中的佛教術語,如下:
(1)「尋伺」是語言之因,粗的思惟作用為「尋」,細的思惟作用為「伺」。「尋」舊譯為「覺」,為粗略推求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伺」舊譯是「觀」,乃細心伺察諸法名義的思惟作用。因此,在引發為語言之前,內心對身心內外諸法所生起的粗細分別,即為「尋心所」及「伺心所」的作用。導師文中稱為「概念分別」,或說「內心的聲音」。
(2)說到「分別」,論書雖各有說詞,此處姑且如導師文中所提,簡單的抉擇「概念分別」與「自性分別」二類。身心內外諸法,只要引起思惟,不論是「粗略推求(尋)」或「細心伺察(伺)」,皆屬於「概念分別」;而「自性分別」是對現前之客觀對象,完全不加推測,無分別地加以覺知。
舉例(1):對某人感到厭煩,在還沒有脫口而出說「那個人真令人討厭」之前,心裡就先產生該「概念」——尋伺(或粗或細的分別)。
舉例(2):禪修過程中,覺察到自己的種種妄想(或事後發現),即便是沒有說出口,內心已有種種聲音,亦是因尋伺而有。
舉例(3):認知到禪修所緣及禪相,能讓內心安定平靜,因此努力地投向所緣或禪相,這也是尋伺心所在發揮其作用。
X X X
現在,再來理解「有尋有伺」、「無尋有伺」及「無尋無伺」的三種情況:
(A)「有尋有伺」出現在「散心地」及「定地(初禪)」
「散心地」是我人最為熟悉的心理狀態,外在的人事物及內心的感受、想法或意圖,讓我們從不停歇的分別、思惟、推度,這些都離不開「粗略推求(尋)」及「細心伺察(伺)」。我們也因此降伏不了「五蓋」——貪、瞋、掉悔、昏沈及疑,也就因為「五蓋」而無法安定內心,以至常處在「散心」的狀態中。
若要擺脫「散心地」,達至「定地(初禪)」,我人需要重新訓練內心。讓喜於/慣於分別身心內外諸法的「散亂心」,導向「安定」的狀態。為讓「亂心」轉為「定心」,同樣離不開「尋心所」及「伺心所」的運作。
我人運用這兩個心所,認識「禪修的所緣」,如修安般念者觀察呼吸、修四無量者緣念有情等等,同時也「粗略推求(尋)」及「細心伺察(伺)」自己的「五蓋」。
未禪修前,尋伺心都在內外諸法上打轉;學習禪法以後,我人努力把尋伺心投射到修行所緣上。這一階段,對一個初學者而言,是一個艱難的拉鋸戰。雖知道修行所緣是什麼,但就是安住不得,內心由於習慣了攀緣,總是容易墮入「五蓋」中,如:
(a)貪:貪求五欲的心總是強過安住所緣的心,或期待著修行成果等等。
(b)瞋:對環境或人事的不滿與埋怨,或對自己的失望與譴責等等。
(c)掉悔:總是容易掉入對未來的期待或對過去的懊悔而內心無法平靜。
(d)昏沈:內心非常沈重以至疲累而無法保持正念正知。
(e)疑:對人事物、對自己、對師長、對法門等等的疑慮。
在禪修的過程中,行者同樣應用其「尋伺心」努力地安住於所緣,漸漸地將強而有力的正念正知培養起來,制伏「五蓋」。清清楚楚地認清「五蓋」,發現它們、遠離它們,將「粗略推求(尋)」及「細心伺察(伺)」不斷地轉向「禪修所緣」。
如此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從吃力的拉鋸纏鬥心理,一直到安穩地把握所緣並投向所緣,最終更能安住於所緣上,直到禪相出現。發現禪相(尋)到投向禪相(伺),安住於禪相令五蓋不起,如此安定之心,即是「有尋有伺地」的「初禪」。
(B)「無尋有伺」僅出現在「定地」——中間禪
所謂「中間禪」,即位於初禪與二禪中間之禪定,有時也稱為「中間定」或「中間靜慮」。
從「散心地」到「初禪」,對初證的修學者而言,免不了仍需要「內心的語言」(尋伺),略如被動式地導向禪相。然而,「發現禪相(尋)到投向禪相(伺)」的覺知模式練習久了,孰能生巧而達成「無尋」——不需要「粗略推求」的發現,就能「細心伺察」(有伺)的投向並安住於禪相上,即所謂的「無尋有伺地」的「中間禪」。
證得初禪之後(二禪之前),為什麼需要「細心伺察」的「伺心所」?當知,在未證果(真智慧未生起)之前,「五蓋」是未根除的,它們只是被制伏。這些長期以來伴隨我人的內在搗亂份子,只不過是被我人用正念正知暫時的制伏,「伺心所」猶如指揮官,將我人之心安穩地導向禪相,遠離五蓋。
(C)「無尋無伺」也僅出現在「定地」——二禪以上
同樣地,當「導向禪相」的覺知模式練習久了之後,不僅不需要「那是禪相」的「粗略推求(尋)」,就連「投向禪相」的「細心伺察(伺)」也不需要了。換言之,「發現禪相(尋)」與「投向禪相(伺)」的種種「概念分別」,對一個熟能生巧的「中間禪者」而言,根本就不再需要一個指揮官了。
二禪或以上之定力顯然更穩固於初禪,或說禪修者對安定之心更為肯定,自然對現前之禪相可以「不加推測,無分別地加以覺知」。這也為什麼說「二禪以上」皆屬「無尋無伺地」。
X X X
總的來說,內心生起種種或善或惡的聲音,皆不離「粗略推求(尋)」及「細心伺察(伺)」這二種心所。將心導向禪修所緣,推求伺察所緣或禪相,同樣離不開尋伺二種心所。對禪相熟悉而無需「粗略推求(尋)」,而只需要「細心伺察(伺)」,此即「無尋有伺」的「中間禪」。久久習學以至對禪相「不加推測,無分別地覺知」,即達「無尋無伺」的「二禪」(或二禪以上的禪定)。
從「散心」到「定地」,從「有尋有伺」到「無尋無伺」,從「概念分別」到僅有「自性分別」的「不加推測,無分別地覺知」,當知非由想像而得或祈求獲得,而是透過禪修所緣的反覆練習、制伏五蓋方能成就。
整個過程是先將「四處竄流的有尋有伺心」訓練成「安住修行所緣的有尋有伺心」,當心漸漸地安住修行所緣時,就會自然地放掉「粗略推求(尋)」而進入「無尋有伺地」;當行者持續「細心伺察(伺)」修行所緣達至極熟悉、極熟練的狀態時,即能滑入「無尋無伺地」——對修行所緣所現起的現象「不加推測,無分別地覺知」而住。
總之,認識五蓋,透過修行所緣制伏五蓋,安住修行所緣,反覆、持續練習方能親證,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