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進一步解釋《成佛之道》第三章說到的:「“漸離於分別”、“不易緣,不易解”,以及粗細的分別。」分別本身應該沒有壞處吧?或許是覺知?
簡答:
是的,「分別」並沒有壞處。用在分別「善惡、是非、好壞、對錯,甚至哪些該學、哪些該捨」,都離不開「分別」,有「覺知」也才能做出合理合適的「抉擇」。這些功能的發揮,佛教的名詞中稱為「尋(覺)」及「伺(觀)」。
但是,在「初禪」要轉入更深的禪定之階段時,就要將「漸離於分別」的內心活動發揮出來。雖說是「漸離於分別」,但這絕不是如石頭木頭般的毫無分別、覺知或知覺的。
「不易緣、不易解」的「易」,其實是「更換」的意思。所以「不易緣」就是「不更換所緣」;「不易解」就是「不替換所覺知的所緣」。
試想,內心的影像(所緣)一直在替換,或一直在那兒思惟、推敲、琢磨,穩固的定力如何產生呢?從我們熟悉的生活經驗來說,停不下來的胡思亂想(種種虛妄分別),令我們內心無法安定與平靜。因此,要定力生起,關鍵在於「不易緣、不易解」(這需要有效及反覆的練習)。
以證入禪定來談「不易緣、不易解」,或可說:「不替換」生起的禪相、「不把玩」生起的禪相、「不揣度」生起的禪相,如此方能令心安定且定力堅固,進而引向更深的定境中。
就初禪定的情況來說,行者有沒有分別心生起呢?應如此理解:「散亂的分別」已被安撫了,取而代之的是「發現禪相(尋)到投向禪相(伺)」,致力於安住於禪相令五蓋不起的「粗細分別」,所以說為「有尋有伺地」。
二禪呢?行者有沒有分別心生起呢?我在「尋心所與伺心所」一文說到:「二禪或以上之定力顯然更穩固於初禪,或說禪修者對安定之心更為肯定,自然對現前之禪相可以“不加推測,無分別地加以覺知”。這也為什麼說“二禪以上”皆屬“無尋無伺地”。」
約「散心的有尋有伺地」、「初禪的有尋有伺地」及「二禪的無尋無伺地」來說,前二者屬於「有分別地」,後者是與前者比較之下而被稱為「無分別地」。實而言之,該地也不是真正的「無分別」(因為覺知還在),只不過是極熟悉禪相而覺知安住,不加思索。
其餘有關「粗細分別」的例子,請詳讀「尋心所與伺心所」一文。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