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從看見自己開始

不是不懂他人,
是還沒學會看見自己。
也不是為了變好,
只是想,好好地理解自己。

 

       修行,是回到自己身上,好好認識這個「我」。當我們開始靜下心來,願意看看自己的念頭、情緒、選擇,就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曾慌張、也會犯錯,原來許多埋怨,都是因為沒看清楚內心真正的需要。


       這份看見,不是責備,而是慈悲。我們學會了不再對自己太苛求,也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當人慢慢懂得照顧自己的心,也就生起了真正的自尊與自重:一種穩穩的內在力量,不必討好誰,也不再貶低自己。


       有了這份穩定和善意,我們看待別人也會不一樣。他人的遲疑、情緒,甚至讓人不舒服的行為,背後也許正藏著一份不安、一段故事。若不是自己曾經走過,怎會明白?原來,理解自己,是打開同理他人的門鑰匙。


       從這裡出發,所謂「尊重」就不只是禮貌用語或客氣應對,而是一份打從心裡的體諒與祝福。你不必和我一樣,但我願意給你空間,給你時間,就像當初我學著給自己空間一樣。


      觀心者明,調心者樂。當我們愈來愈明白自己的內心,人生就會更輕盈、更自在。願我們在理解中發現慈悲,在慈悲中學會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