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佛教的超度和民間的普渡,觀念和做法有何不同?
簡答:「佛教的超度」不同於「民間信仰的普渡」除了在「修行修心」的轉化——轉染成淨、轉迷成悟,更有倡導孝道、度化苦難眾生的精神。以下其餘問答中也會逐一揭示佛法的見解與行持。
12) 佛在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既然從心想生, 這個心想是個主宰對嗎?
簡答:世間染淨的「一切法」確實由心所起所造,由此而說「從心想生」實不為過。例如:起恭敬心,所表現的身口業,自然是善業;生傲慢心,身□自然造作惡業。若將心用在精進修行定慧上,即往開發「自性寶藏」的方向前去。反之,若放縱自心於貪瞋癡種種不善法上,自然會隨著自己所造的惡業被牽引至「幽冥法界」。
13) 佛在經上說我們自性本來具足萬法。佛法的教學是開發自性寶藏, 我們自性寶藏要用什麼東西來開?
簡答:「自性寶藏」:凡夫有情皆有從無始劫帶來的貪瞋癡三毒,若能透過戒定慧的修學給於「超度」--「超」越煩惱、「度」脫生死--的流轉。此時,貪性轉化為菩提願,瞋性轉化為大慈悲,癡性轉化為空性慧,本具的自性寶藏就此開發出來。
10) 《地藏經》說地藏菩薩在過去無始劫以來,常住幽冥法界。幽冥法界怎樣講法? 我們怎樣學習? 我們是不是要鑚到地獄裡去?
簡答:「幽冥法界」:一般雖指「地獄」,但是廣泛視之,凡承受著苦痛煎熬之處,何嘗不是地獄?由此可知,畜生道中有畜生道的地獄,人間也有人間地獄。換言之,雖處人間,不論貧富,只要陷入煩惱而無法掙脫之時,就猶如身處幽冥法界一般。學地藏菩薩救度苦難有情,不一定要鑽到地獄裡去。現世人間就可以學習菩薩的大願、悲心和無畏懼。
5) 怎樣才知道親人是否真正被超度?
簡答:「超度」: 這一語詞,一般只會讓人聯想到超度過世的親友,然可被超度的其實是包括現身的自己。試想,當自己受困於煩惱中時,不想掙脫嗎?若有一念想「超」越該煩惱,不想在那煩惱堆中流轉,此時說自己想「被超度」實不為過。只不過,陷於煩惱漩渦之中,說掙脫就能掙脫嗎?以我們自身的經歷所知,這要看我們平時用功如何,累積多少福報,建立了多少智慧?換言之,自身修學的法門是否能超度自己和親友,還得視自己有多少福慧方能決定。因此,與其擔心能否「超越煩惱、度脫生死」,不如提起正念、正精進來累積自身的福慧,更為重要。
4)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
1)《地藏經》多次提到只要誦念經文或聖號,就能馬上消除罪業。這是否與佛教的因果有出入?
9) 是不是念全部佛經都是一樣嗎?
簡答:如何累積福慧?這就要從平日的修行與用功作起。由於此時此地的因緣是「地藏法會」,就從「地藏法門」著手來累積福慧。與「誦經」相應者,可以「誦經」(《地藏經》或其他相應的佛經)起修。抄經、念佛、念菩薩聖號、拜懺、靜坐、供僧、布施、護持寺院等等,皆是累積福慧的方法。在這眾多方法中,寺院一般上在集體共修之時,或多或少都給大家介紹和導引一些修行方法與修學要領。比如說,一場地藏法會下來,有誦經、拜懺、念聖號等等。然而,回到自身的生活之時,不一定全部如寺院的規劃全作,而是量力、視時間、因緣而定期每日用功。重點在「定期(每日)」而不是「匆忙」作多作全堂。舉例而言,每日抽出10-20分鐘念菩薩聖號,就應當持之以恆。日久用功,必見功效。靜坐或抄經,亦是如此。功效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從自己的用功而來,沒有牴觸因果關係。
11) 請問修學大乘佛法是否要從心地法門修起嗎? 如果不懂的心地法門,不知道從自己心地修起無論怎樣精進,是否所修的無非是有漏的福報而已?
簡答:「心地法門」:所修所學若要見其「超越煩惱、度脫生死」之功效,的確需從「心地」上用功。不僅學佛如此,即使是處理應對世間大小瑣事,若忽略了「用心」,如何能把事物處理好呢?帶著散漫、匆忙、失念的心去修學任何法門,也不論大乘或二乘法,縱使修得再多再久,都只會換來少少功效,也可能毫無功效。更嚴重者,若是用染污心(貪名利、自我標榜等等)修法門,不但談不上功效,還會給自己招感不好的果報。
7) 在修行的過程中,面對境界時把握不住,怎麼辦?
簡答:為甚麼有修學、有護持三寶而在面對境界之時,還是把握不住呢?可能性有多種:有時是自己的用功還不夠,有時是自己的宿作惡業太強,有時是還未找到合適自己的法門等等。因此,面對人事物的考驗,而發現自己所修學的法門無法有效面對境界,一而再再而三地讓自己跌入猶如「幽冥法界」的煩惱堆中。此時應當反思:在方法上、用心上是否應當作些調整?同時,應多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反省並準備好自己後,重新(心)出發!
6) 一個人如果往生了是否能燒金銀紙張?
8) 人的靈識真的在死亡後49天投胎嗎?
2) 在第六卷如來贊嘆品里提到女性是受苦的,所以鼓勵轉為男身。這是否有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觀念?
簡答:福慧自性寶藏一旦開發,自然明白:
- 「燒金銀紙錢」不能改善或解決問題。若要給自己換來順利平安吉祥幸福,就要多作善業,累積福慧;若要超度過往親友,就要精進用功修行,以所修之功德回向親友。猶如婆羅門女和光目女在《地藏經》的身教作為。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善業者、大惡業者或發大願者都是在「屈身臂頃」(剎那間)轉生受報,根本不需要等「49天」才投胎轉世。
- 娑婆世間的男女相本來就會隨自身的業報而難見平等,有女眾備受尊重者,同樣有男眾備受欺凌者。世間最為平等的不外乎自己的「所作業」及其「果報」--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來世果,現在作者是--善惡皆有報,差別只在時間因緣。學佛人,對男女有情眾生,都應以恭敬心相互尊重。
點擊聽取音聲檔:妙香林地藏法會13項問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