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大小乘有甚麼區別?
簡答:
首先應知,把佛法分為「大小乘」是過去的說法,多少含有褒貶之嫌。準確來說,現今的佛教大體可從源流——南傳、北傳、藏傳——來區分。「大乘」或「小乘」的定義,在佛教辭典與古今中外的佛教著述,可說不勝枚舉,今略談淺見,供大家參考:
「乘」有車乘、運載之義。小的交通工具,由於空間、馬力等等的侷限,所能運載約人數自然就有限,可能也僅能作個人使用。反之,規模較大,加上設施完善便利的大車、大船或大飛機,不僅就能承載更多的人,而且能於最短時間內把大家送到目的地。
佛教中若真要使用「大小乘」這語詞,或許可以將其視為修行人各自當時的能力。如果修行能力僅足於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猶如單人木筏,只能度自己過河。有些久修的行者,不論南北藏傳,不但能抑制自己的煩惱,而且也有能力、有善巧來安撫他人。這就好像擁有一艘大郵輪,不僅自己能渡河,就連與他有緣的人或畜生皆有渡河的機緣。
過去大家或多或少有個誤解,以為北傳盡是大乘人,而南傳都是小乘人。殊不知,北傳佛教中,有林下水邊注重個人修行的行者;南傳佛教中,同樣存在著積極弘法度眾的大修行人。
自己的修行,不管是被喻為「單人木筏」還是「豪華郵輪」,並沒有什麼好自卑或自豪的。能力不足時,先把心力放在自己的修持並不為過,以免自己或導致他人浮沈流轉於煩惱大河之中。懂得自利了,自會信心大增而想去協助更多的人,這種由衷流露的利人情懷,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義務。
因此,小乘無需自卑,大乘無需自大。認清自己的當前狀態,有能力則奉獻,能力不足則先安頓自己。二者皆是修行,皆是佛陀的住世弘法的目的。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