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無量三昧」同樣可以「離欲解脫」

無所有(無願) ………諸行無常
無量………………………..所受皆苦
…………………………...諸法無我
無相………………………..涅槃寂靜
「無量三昧,是可以離欲的,與空、無相、無願的意義相同。」請詳述此句及以上四對的相關性。

簡答:
「解脫」與「涅槃」可以說是所有修學佛法者的終極目標。對於這目標,古今中外大德慣於採用「門」與「城」的譬喻,以便修學者對修學的方向與目標有更具體的認知,如說,經由「解脫門」進入「涅槃城」。

《別譯雜阿含》331經說到:「無常故苦,苦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知實正慧觀察⋯⋯於色解脫;受、想、行、識亦得解脫,憂悲苦惱一切解脫。」這一經文舉出「諸行無常」、「諸受皆苦」、「諸法無我」及「憂悲苦惱一切解脫(涅槃寂靜)」是達至「涅槃城」的關鍵所在。

從以上的經文看來,向來所說的「法印」應該具備四項——四法印,然而流傳中的佛法,一般只說到「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及「涅槃寂靜」。「諸受皆苦」,很顯然地被忽略了。印順導師的著作中特別列出這四對,目的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忽略「諸受皆苦」的修觀,其一樣可以引領修學者進入「涅槃城」。

何者為入「涅槃城」的門路呢?《增壹阿含》24品10經提到:「此三三昧,云何為三?空三昧、無願三昧、無想三昧。」(另可見《增支部》3集184經)三三昧,其實即是一般所提到的三種解脫門——「空」、「無願(無所有)」及「無想(無相)」。

前面說到的「三法印」,就是入「三解脫門」的觀察法。所以《佛法概論》說到:「依無常門而悟入的,即無願解脫門;依無我而悟入的,即空解脫門;依涅槃寂滅而悟入的,即無相解脫門。」

觀「無常」為何能入「無願解脫門」?當行者真切地發現:一切法——尤其是「利、稱、譽、樂」無不在「無常變化」中,自然放開一切「願求」與期待,更別說是「衰、譏、毀、苦」之事了!所以《成佛之道》說:「正思的向於『厭』[不再有願求],就是看到一切是無常是苦,而對於名利,權勢,恩怨等放得下。」就這樣由「無常」的觀察,入「無願解脫門」,達至涅槃城。

觀「無我」為何能入「空解脫門」?《成佛之道》如此說明:「從『無我』的正思中,向於「離欲」。於五欲及性欲,能不致染著。如聽到美妙的歌聲,聽來未始不好聽,可是秋風過耳,不曾動情,歌聲終了,也不再憶戀。如手足在『空』中運動一樣,毫無礙著。」

觀「寂靜」為何能入「無相(想)解脫門」?世間一切法,在衆因緣條件俱足下看似有動靜、生滅、有無、淨染的對立著,然實際上是「寂靜」、「無相」的。所以《成佛之道》說:「世相儘管是這樣的生滅不息,動亂不已,而其實是常自『寂靜相』的。動亂的當體是寂靜,也不是離動亂的一切而別說寂靜的。這樣,依緣起法,作尋求自性的勝義觀時,就逐漸揭開了一切法的本性,如經上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每一法的當體,都是寂靜、無相的,這是需要修學者修觀、體會、領悟的。

由此,三三昧(三解脫門)與三法印是有著以上的關係。至於「無量三昧」和「諸受皆苦」,是否也能修觀、入解脫門、達至涅槃城呢?《學佛三要》指出:「無量三昧,是可以離欲的,與空、無相、無願的意義相同。」這明顯的指出,「無量三昧」和其他的「三三昧」,同樣可以讓一個行者「離欲」;若能「離欲」,就必然能解脫、涅槃。此說,不是 印順導師個人的主張,而是見於「阿含」及「尼柯耶」之中的。

據《雜阿含》567經(《相應部》41相應7經)的記載,有一次尊者那伽達多問質多羅長者: 「長者!我從世尊那裡聽說有無量心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這四法是因為各有其義而別有種種名?還是,它們是同一義卻有種種名呢?」

質多羅長者想一想了以後,回答尊者那伽達多:「有法種種義、種種句、種種味;有法一義、種種味。」大意是,這些法雖各有文辭,有時確實各有含義,有時卻有共同的含義。

質多羅長者先一一分別這四類三昧的內容與修證,這即是「各文辭具各別的含義」之說明。然後,再以修「無量三昧」而成為「無諍者」,來貫穿其餘的三種三昧——無相心三昧,無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

「四無量」的修學,是深深體恤到「眾生(包括自己)」的「苦」(諸受皆苦),由此觀修成功而成了「無諍者」——以慈悲喜捨之心,不與眾生或世間共諍。「無諍者」,經中也有以「不動心」、「無礙心」以敘述之。質多羅長者說:「這樣的『無諍者』也必然是成就『無相』、成就『無所有(無願)』,而且『空』於三毒——貪、瞋、癡的。」


試想:透過緣念有情的苦,修「四無量」而成「無諍者」,從此離欲、放下憎恨,以智慧看待有情與世間,會不入「解脫門」、不達「涅槃城」嗎?由此可見,觀「諸受皆苦」,成就「無量三昧」,是不應該被勿略的。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