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第三章提到:「然而從死到生,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距離的......」如何理解時間的距離。一般不是人在中陰身的幾十天内就會轉世嗎?
簡答:
在佛教的術語中,「有」——其中一個意思是對生命的描述,一般分為四階:生有、本有、死有及中有。此生與來生之間的果報體,稱為「中有」,也有稱為「中陰」。
除了稱為「中陰」外,又有其他別名,如下:
(一)「中有」也表示「識」之存在,由意所生之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緣所成,所以又稱為「意生身(梵 manomayakāya)」;
(二)由於專食香以資養其身,所以也稱為「健達縛(梵 gandharva,又作乾闥婆,意譯為食香、尋香)」;
(三)由於常希求、尋察下一世當生之處,所以稱為「求生(梵 sajbhavaisin)」;
(四)當今世「本有」敗壞之後,於下一世的投生之間「暫時而起」,所以又稱為「起(梵 abhinirvrtti)」。
說到「暫時而起」的「中有」,此中「暫時」到底是有多長的時間?部派佛教時期的論師們各有說詞,大體如下:
(一)大德法救(梵 Dharmatrāta)認為中有「無定限」,在下一世的「生緣」還未具足之時,可說「中有恆存」。
(二)世友論師卻認為中有「最多七日」,若「生緣」未和合即「數死數生」,也就是以「七日」為一「中有」的生命期。
(三)寂授論師(設摩達多)主張中有期間「最多為七七日(四十九日)」(當前北傳佛教普遍上採此說)。
(四)毘婆沙師認為中有樂求生有,所以「不久住」,速往結生。
因此,處於「中有」的時間距離,按《大毘婆沙論》各論師的說法,可說有極短至「一剎那間」(速往結生),也有極長至「無限定」之說。
正信的學佛人應建立正見具足的因緣果報論,也就是:
a、大善業或大惡業,都是「速往結生」的。如種下甚深禪定業,未經發願,一般都是在命終之後,結生禪定天;若是造下五逆罪,一般上都是在命終之後,直接墮入阿鼻地獄。
b、善業應在「在生之時」不斷積累,切莫等到命終之後(在「中有」之際)才寄望他人(親友)的回向。為亡者誦經、茹素或做種種福利慈善事業,並非毫無意義,只不過不少經中都有提到:亡者能得利益甚少。因此,若非特殊因緣需仰賴他人的回向,正信學佛人理應珍惜修善之因緣,自行打造充滿福德與智慧的未來與未來世。
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