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91經:
若善男子無有錢財而廣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為優曇鉢果,無有種子,愚癡貪欲,不顧其後。 
或有善男子財物豐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癡人,如餓死狗。 
別譯雜阿含91經:
譬如:有人食優曇果,初食之時,樹上甚多,既食之已,醉眠七日,既醒悟已,方覺失果。 
若有錢財不能衣食、不能惠施,極自儉用,眾人咸言:『如此之人,死如狗死。』
南傳增支部8集55經:
If this clansman has a small income but lives luxuriously, others would say of him: “This clansman eats his wealth just like an eater of figs.” But if he has a large income but lives sparingly, others would say of him: “This clansman may even starve himself.”
(Anguttara Nikāya translated by Bhikkhu Bodhi)
詞彙說明:
(1)優曇鉢果(優曇果):類似「無花果」,以此果喻開支無節制的人。
(2)餓死狗:狗有埋藏和守護食物的習慣,以此譬喻自有財富卻慳吝不已之人。
再談「優曇鉢」的花與果:
據佛教辭典的說明,此樹果實長在樹幹上,由沒有葉子的小枝簇生,由於如同無花果般屬於隱花果(常說的「曇花一現),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它不開花而結果。
(1)因為「曇花一現」所以「希有難得」
優曇鉢樹並非「不開花而結果」,而是要見其花開,非常難得,因此在佛經中就引用「優曇鉢花」譬喻「佛陀與妙法的希有難得」。
如《雜阿含》979經,須跋陀羅在佛陀入滅之前要求見佛,就曾如此說到:「我聞古昔出家耆年大師所說:『久久乃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如優曇鉢華。』」(以「優曇鉢花」喻佛陀出現世間的稀有難得)
《法華經》(卷一)也說:「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以「優曇鉢花」喻佛法的稀有難得)
(2)「優曇鉢果」為何能喻「揮霍無度」之人?
菩提比丘引南傳論書《滿足希求》說到,優曇鉢果是簇集而長,只要搖一搖樹或隨手一擊,就會有許多的果實落下。人們按需求吃了以後,在地上沒有被食用的果實,就會白白浪費掉了。由此方說:「廣大消散財富者,像吃優曇鉢果的人。」
另外,按《別譯雜阿含》91經所提:「有人食優曇果,初食之時,樹上甚多,既食之已,醉眠七日,既醒悟已,方覺失果。 」這一說法較傾向於,本來樹上還有許多果實,後來因為「醉眠七日」,耽誤了收集果實的時機,醒悟之時才發現果實已經沒有了。
如理思惟:
《雜阿含》91經是不可多得的一部經,指示我們如何才能得今生和來世的安樂(將於另一個貼文中詳細說明)。
若要今生得到安樂,《雜阿含》91經指出「正命具足」的理財觀。如何才算是「正命具足」呢?
佛陀給年少婆羅門鬱闍迦說到:「善男子!所有錢財要好好衡量和掌護其支出與收入,不能讓其『多入少出』也不要『多出少入』,這猶如使用磅秤者,少則增之,多則減之,使其平衡。由此,善男子稱量財物應當等入等出,切莫『入多出少』或『出多入少』。」
「入多出少」是慳吝之人,經中以「餓死狗」喻之;而「出多入少」則是揮霍之人,經中以「優曇鉢果」而喻之。
印順導師曾有一篇《佛教的財富觀》(點擊詳讀),用簡易明瞭的文字提醒我人理財的兩大原則:奢儉適中及蓄用兼顧,以下引導師之文分享之:
第一、奢儉適中:不要過於慳吝,被譏為餓死狗,守財奴。又要量入為出,不可過分耗費 ,而致家庭經濟日見困難。
第二、蓄用兼顧:由正業得來的財物,佛指示我們一個使用的方法 ,是幾方面都顧到的適當計劃。這就是將每年的如法收入,作四分支配:資用、積蓄、經營、作福。
生活應用:
很多人總會不經意的認為:「這些財富都是我自己辛苦掙來的,都是我的!」
深諳佛理之人,會清楚明白:「一切都是眾因緣和合」,即便是財富,也是緣聚而生,緣滅而散。
今天,自己有某些身份、地位和財富,絕不可能是單憑個人之力就能擁有。
此中沒有否定你的個人努力,但也要具備國家社會的安定、經濟穩固健全的發展、他人給你的機會、信任與支持等等條件,才有今天的自己。
所以,眾緣和合出現在你眼前的財富,務必「奢儉適中」和「蓄用兼顧」的應用。導師文中提到年度財務規劃,但現代人多數按月領薪或做會計,因此,不妨每月計畫分配多少百分比用於以下項目來學習理財:
(1)資用:平日的開銷
(2)積蓄:對未來的未雨綢繆
(3)經營:合適於自己的生財之道
(4)作福:從「敬田(父母、師長)」和「福田(苦難之輩)」為自己永續福報。
另外,在這Covid-19疫情當前,看到有些人大量掃購某些用具和食品,其實也應該藉此因緣以「奢儉適中」來反省己行,避免再給社會添亂或糟蹋食物。共勉之!
㊗️讀經愉快、修行愉快、疫情早除、身心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