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您試圖控制生活的各個方面,但這絕對沒有可能,因為如果一切都是可以預料的,您將永遠不會措手不及。 您永遠都不需為困難而苦苦掙扎。 您也將永遠不會失敗。 永遠不會確認自己(或其他人)的想法中是有所不足,不圓滿或存在缺陷的。⋯⋯事實上,控制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當我們試圖確保沒有惱人之事發生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為自己和周圍的人製造了很多痛苦。
maybe you try to control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 leaving absolutely nothing to chance, because if everything’s predictable, you’ll never be caught off guard. You’ll never struggle. You’ll never fail. You’ll never confirm your own (or someone else’s) belief that you’re incompetent, inadequate, or fundamentally flawed. …… In fact, controlling behavior often backfires. In our attempts to ensure that nothing painful happens, we create a lot of pain, for ourselves and the people around us.
~ excerpted from How to Let Go of the Need to Control People and Life by Lori Deschene
小語:
有句話說:『您無法控制的所有事情,都在教您如何放手(妥協)。』Covid-19爆發以來的這段時間里,我們應該學習了不少吧?
流行病、天災或人為的暴亂等等,爆發而難以被輕易管控下來時,我們有沒有停下來靜靜反思:不論是身體機能或是精神層面,人是多麼的渺小與脆弱?
當然,這不是要大家無助無奈的接受一切,而是認清自己有沒有那不可理喻的『控制欲』——不管是對世界格局、對家庭親友乃是對自己個人。
佛法教我們中道行,所以:該維護的要適當維護,該保持的就得極力保持,該努力的自然也不能松懈,該爭取的當然也不能放任不理。
可是如何才算是做到了:適當維護、極力保持、不松懈、不放任呢?
千百萬人可以給我們千百萬個答案與標準,而我們自己呢?是否有中肯的聽一聽自己的聲音?
自己是在肆意控制、堅持己見?還是在量力而為、隨緣盡份呢?
不論是『試圖控制』還是『努力維護』,過程都必然是艱辛的。另有一個我們不得不聽的聲音是:這艱辛過程的背後,是將給自己和他人換來更多的利益與快樂,還是更大的憂悲苦惱呢?
最後,『傾聽自己的聲音』之前,還必須是『正見引導』哦!觀念若是不正確,『肆意控制、堅持己見』也依然會被解讀為『量力而為、隨緣盡份』哦!
唯有『正見』,方有『正思』,才能起『正行』,去摧毀那裹著糖衣的『控制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